投資臺灣入口網 Make Investments Taiwan_產業動態列表__110年9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 除了喜餅外,「marry me」還有販售婚禮小物,像日青方好的傳情馬卡龍花束(10入,1680元)、Mio永結同心手工皂(10入,740元),同樣受到消費者喜愛。 全家指出,「marry me」此次推出超過20項婚禮周邊商品,喜餅類網羅大黑松小倆口、一之鄉、杏芳、阿默等中西式喜餅業者。 其中,像大黑松小倆口「marry me」、一之鄉「比得兔百年摯愛」皆為熱銷品項,買多可再享折扣。 1989年大成在印尼進入水產品領域,目前根島生態蝦廣受日本及台灣市場的歡迎,為供應全球草蝦、白蝦、螃蟹等多樣化的水產品,現在台灣設有水產試驗場,在印尼、越南擁有多座水產加工廠,並興建水產飼料廠朝向整合體系發展。 大成在台灣設有多所蛋雞場及契約養殖場,提供完善現代化的畜舍,為蛋雞進行定期健康檢測,所生產的雞蛋,經由專業洗選廠,提供消費者及食品加工業者安全優質的品牌蛋及液蛋。 近日由於全台高麗菜盛產,各家通路業者為幫助台灣農民,紛紛響應推出優惠活動,包含頂好超市消費滿額就免費送;全家便利商店則是祭出讓會員用點數兌換。 對此,家樂福跨界服務再出奇招,為搶攻B2B市場推出外繪服務,不論是熟食、點心還是飲料等,都可依據企業主量身訂作派對美食。 跨業別大型集團介入餐飲外送服務的型態多以策略型投資或雙邊合作為主,重視的就是外送平台能夠與大量用戶均取得長期穩定聯繫的服務特徵,希望透過布局高頻、剛需、快成長的外送服務,成為消費者生活消費與關聯服務的基礎設施,再藉由大量且即時的會員資料比對、消費資訊累積、地理位置與支付情報分析等協同效應,強化本業的核心布局與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疫情催化下,宅經濟成為主流,大型餐飲品牌投入電商平台開創另一戰場,例如旗下有饗食天堂、果然匯蔬食等多個吃到飽品牌的「饗賓集團」,推出美食電商平台「饗在家EAT@HOME」;「王品集團」也優化原有的線上零售服務系統,推動「王品瘋美食購物網」。 此外,部分業者為鞏固消費者忠誠度,在疫情期間推出「餐飲訂閱制」服務,消費者可依自身需求,選擇不同餐飲訂閱方案,例如:「瓦城」推出「獨享餐盒訂閱制」、「乾杯」推出雲端燒肉「宅家乾杯」定期購服務,期望透過訂閱制與消費者建立長期互動關係。 除了直接參戰的業者外,另一項不容忽視的注目點在於藉由直接投資、部分持股或是策略合作等方式間接參與的跨業別大型集團。 2016年推出的有無外送,經營主體為信義房屋子公司有無科技,同時與台灣大車隊子公司全球快遞形成策略合作,並在今年5月成為LINE SPOT串接外送服務的第一個配送夥伴。 而2020年初次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的inline,同樣擁有知名百貨集團新光三越的投資支持。 台灣外送平台產業集中度高,擁有強大資本力量支撐的外資品牌foodpanda與Uber Eats先佔優勢顯著,無論是在合作店家數量、服務覆蓋範圍、配送人員以及用戶規模等關鍵數據上,相較於其他企業的領先差距均十分龐大,遙遙領先的高覆蓋率使兩大品牌得以形成高選擇多元性、短配送時間的供給端優勢,並轉化成為高市佔率的競爭護城河。 疫情解封後,各主要國家網購消費力道仍在:受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 出,消費方式移往線上,各主要國家無店面零售業營業額在2020年皆呈現大幅成長態勢,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比重亦明顯提升。 然而隨全球疫情衝擊逐漸淡化,實體店面營收逐步回升,網路購物年成長幅度放緩,占零售業比重則呈持平或略為下降趨勢。 各主要國家餐飲市場復甦時間較零售業長:美國疫苗施打較亞洲國家早,餐飲業率先於2021年回到疫情前水準,今年1-10月較2019年同期成長32.4%。 南韓和我國至2021年仍未回復疫前水準,惟自今年1-10月營業額合計已回到疫情前水準,分別增加8.3%及4.0%。 外燴 日本受到疫情反覆影響,截至目前餐飲業仍未回到疫情前水準,今年1-8月減少38.8%。 主要國家零售市場受疫情影響已逐步降低:我國、美國與南韓受惠補助與紓困方案推動,加以消費者轉往線上採購,淡化疫情衝擊,零售業營業額於2020年及2021年創下新高,且今年1-10月營業額明顯較疫情前同期成長,分別增加10.7%、32.0%及17.4%。